已经5岁的北京现代再一次站在起点上。这一次,先锋大将依然是伊兰特,只是换了一个新名字——HDC。 11月19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传闻已久的新伊兰特——HDC正式发布,并宣布明年4月在国内上市。HDC是HD China的缩写,是在韩国现代伊兰特换代车型HD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市场需要全新升级的车型。 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现代抛出的利好消息还有:2006年破土动工的第二工厂将在明年投入使用,属于合资公司自己的研...[详细]
“在新兴市场上,现代汽车正日益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本月20日,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会长张富士夫在丰田名古屋总部大楼同韩国举行座谈会时表示。 张富士夫对现代在诸如中国、印度、非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迅速扩张感到忧虑,并对现代在价钱更低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感到竞争的压力。据悉,目前丰田旗下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在韩国市场销售有所下滑,正计划在韩国市场推出丰田品牌车型。 美国最具权...[详细]
-
-
现代i10选择印度首发 印度南部城市金奈(Chennai)将成为韩国现代汽车的唯一小型车生产中心。据现代汽车本周三声明,由于利润空间缩小,现代计划在2013年前停止在韩国国内生产小型车,而印度则或将成为现代布局全球的小型车生产中心。 金奈工厂目前主要生产现代A级和B级车。现代汽车希望明年在印度的产能可以增加一倍至60万辆,并占有超过20%的当地市场份额。同时,现代新近在印度全球首发的i10紧凑型...[详细]
计划将印度打造为主要出口基地的现代汽车近日在印度积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期望在重型商用车领域有所突破。 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现代汽车已经就在印度生产轻型商用车进行了可行性调研,但鉴于成本价格等问题,最终转而考虑重型商用车项目,一旦该项目开启,则现代的卡车和客车将实现在韩国之外进行独立生产。现代汽车公司印度地区业务负责人Heung Soo Lheem表示,可能与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合作,或者由现代提供重型...[详细]
继对现代和起亚汽车进行罚款后,韩国企业监管机构——公平贸易委员会又对上汽双龙汽车进行了“整治”。因在2003年到2005年间对经销商施压、进行不公正竞争,双龙汽车被罚9.85亿韩元(110万美元)。 韩公平贸易委员会成员表示,双龙在上述期间对经销商施压、以完成双龙拟定的销售任务,对那些未能达标的经销商则吊销其官方经销商身份许可,这一行为违反了韩国自由公平竞争的法令。 本月,公平贸易委...[详细]
-
-
本周一,韩国的雷诺三星汽车公司发布收款SUV车型——QM5,借助该车雷诺三星将力争2008年全球销量实现20万辆。QM5将从12月10日起在韩国销售,并随后对外出口,预期将在明年下半年成为公司的主要对外出口车型。雷诺三星QM5 "QM5作为雷诺集团的收款SUV车型将强劲推动雷诺三星对外出口,"雷诺三星高级销售总监Park Soo-hong表示。作为雷诺集团在韩的分公司,雷诺三星计划今年总销量达172,300辆,同比去年增长7.5%。 ...[详细]
据列宁格勒州政府新闻处公布的消息,现代汽车可能在年底前选择地皮,投资4亿美元建设工厂,其年生产能力将为10万至20万辆。 同时还计划建设一系列汽车成套配件生产厂,这一项目的投资额为3亿美元。这两个项目的实施能创造7000个工作岗位。为建设企业工业园需要60至100公顷的土地。 韩国现代汽车成立于1967年,目前属于现代-起亚集团。该集团拥有20多个从事汽车生产的分公司和子公司。现代汽车公司20...[详细]
新能源车准入将出更明确法规昨天,在上海首座加氢站投用仪式上,中国科技部高新司司长冯记春接受采访时表示基于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下称《管理规则》),我国新能源车将有更为明确的法律法规。详情请见:http://cn.gasgoo.com/AutoBiz/AutoBizDetails.asp?ID=9952现代北美市场经理“改嫁”华泰中新网从华泰汽车高管会议上获悉,原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北美市场总经理崔钟植已正式出任华泰汽车集团副总裁兼任华泰汽车销...[详细]
近日,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全球公关主管OLES GADACZ先生在回答媒体关于现代汽车在华销售衰退和价格竞争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时表示,只有在中国厂商尽可能快速地提高自身能力的前提下,现代汽车公司才能扩大在华采购规模,而目前这是主要限制因素。尽管许多企业都报出了最低价格,但没有几家厂商能达到我们需要的世界级质量水准。 今年有一段时期以来,现代汽车销售市场的表现一度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下滑的背后暴露出了现代与中国方...[详细]
据韩国媒体报道,11月15日,因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不当施压,韩国企业监管机构——公平贸易委员会对现代汽车处以罚款16.9亿韩元(约合185万美元),对起亚汽车处以罚款46亿韩元(500万美元)。 现代和起亚汽车的这一违法行为可追溯到2003年。现代被发现向超过26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施压以获得3.4%的降价。现代关联企业起亚汽车曾承诺对36家汽车被迫削价的汽车零部件商进行损失弥补,但最终没有兑现,导致这些次级分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