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正式立项,相关政策导向之一是动力系统从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这一导向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那么,低速电动车的锂电化过程会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锂电池升级是否会让低速电动车企业得到一次升华的机会呢?这一问题颇值得探讨。一、低速电动车切换为锂电池的相关需求低速电动车能成就现在这么大的应用量,有很多原因,从整体来看,其价格限定在2~3万甚至更低一些的范围,这个价...[详细]
日前,商务部网站上发布了《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 根据公示,上汽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两家公司: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其中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等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专注于电池电化学领域的纵深研究;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模块和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则...[详细]
2016年,美国GDP为18.56万亿美元,欧盟17.11万亿美元,中国11.39万亿美元,日本4.73万亿美元。中国的大国崛起之势头已不可阻挡,决战全球汽车产业,是其中关键一役。在此之前,中国已在互联网,智能手机,PC,家电,高铁,核电、通信设备等产业赢得了全球竞争力。汽车产业的雄起,将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帮助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跨过“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新一轮全球汽车产业的主导权之争已全面爆发,竞争者只剩下德、...[详细]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节能、减排、环保将成为未来整个行业的主基调。目前从相关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走势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越发蓬勃,而这也衍生出了更加细分的汽车消费市场——低速电动车。2017年5月随着陆地方舟5万辆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获批后,沉寂了许久的低速电动车国标以及低速电动车“黑户转白户”的话题再次被大家所关注。然而制定一个惠及民生、利于市场发展的政策往往需要完成长时间、多维度的信息采集,一味的强压...[详细]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雷诺汽车目前与英国Powervault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希望将电动车电池在回收前运用在家用能源领域。2015年,特斯拉推出了Powerwall家用电池。随后,包括日产和宝马在内的车企纷纷尝试将其电动车电池组技术应用于住宅能源储存。就在5月18日,戴姆勒汽车集团与美国本土太阳能企业Vivint共同宣布将在家用电池领域合作,标志着奔驰正式进入美国家用电池市场。不同于特斯拉和梅萨德斯奔驰的是,雷诺和Powervault将...[详细]
盖世汽车讯,广汽集团6月5日发布公告称,第四届董事会第 47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意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项目设立方案。根据方案,广汽集团将投资6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暂定名)。同时公告显示,其中首期注册资本3亿元,后续资金根据项目需要增资解决;同时批准向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增资22.64亿元专项用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新增20万辆/年新能源汽车产能扩...[详细]
盖世汽车讯 据《金融时报》报道,英国政府曾允诺投资2.5亿英镑以推动电动车电池的发展,将电池技术放在其工业战略的核心位置,并希望在该领域处于全球先进行列。近几个月,英国商务大臣Greg Clark与福特、标致等车企进行了非公开会议,希望上述各大车企考虑在英国生产电动车电池。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Clark先生表示,“我们必须成为最好的投资目标,我们拥有很多先决优势,比如先进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所有跟我们交谈过的车企...[详细]
据外媒报道,韩国三大电动车电池制造商(乐金化学、SK创新公司、三星SDI)正在欧洲建立电池厂。...[详细]
据媒体报道,近年,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与其相关的动力电池制造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此,韩国SK innovation管理人员近日向记者表示,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市场也显现出了巨大潜力。动力电池2016年市场规模约为25Gwh,2020年将增长到110Gwh,2025年则可能达到350Gwh至1000Gwh的水平。SK innovation管理人员表示,动力电池要提升竞争力,有三个问题是需要格外关注的:电池安全性能、电池续航时间和市场占有率。为...[详细]
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在5~8年,最早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已经开始进入退役期,而第一轮大规模的动力电池报废期即将到来。...[详细]
盖世汽车讯,6月2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7年第5批)》,共包括92户企业的309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83户企业264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24户企业42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3户企业3个型号。与第4批目录的453个车型入围相比,本批推荐车型目录中三类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数量均有所下降,其中,纯电动产品降幅最大。2017年以来,工信部已累计发布5批推荐车型目录,共包括155户企业的1782个车型。...[详细]
李想在第三次创业伊始就明确:车和家将提供两款汽车产品,一款小而美的 SEV,一款大而强的 SUV。对于他自己心里那些小而美的智能电动车的目标,李想做了很多的设想。现在,时间过去快两年了,李想当年那些关于“小而美”的愿望都实现了吗?且看以下五项对比分析,不代表官方,仅为笔者个人判断。车和家CEO李想1. 究竟有没有参考其他企业的产品?车和家初创之时,李想表示“要打造小而美的电动交通工具,此类产市面上尚无可参考的企...[详细]
去年10月,《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正式立项,相关政策导向之一是动力系统从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这一导向在业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那么,低速电动车的锂电化过程会带来哪些机会和挑战?锂电池升级是否会让低速电动车企业得到一次升华的机会呢?这一问题颇值得探讨。一、低速电动车切换为锂电池的相关需求低速电动车能成就现在这么大的应用量,有很多原因,从整体来看,其价格限定在2~3万甚至更低一些的范围,这个价...[详细]
由国家能源局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联合编制的《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2016-2017)》已于近日发布。 该报告指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充电基础设施政策支持最全面、政策力度最好的国家。在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撑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从导入期迈入平稳增长期,同时中国也成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国家。...[详细]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业几乎以两天一爆点的频次在刷新我们的朋友圈。有人建新厂,有人合资合作;有喜获准生证的,也有管理新规发布;有新品牌首发,也有新车上市……短短一个月,爆点频出、热闹非凡。不管是主机厂、供应商,还是行业组织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抱以极高热情。在一系列大动作下,盖世汽车特盘点出5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的十大热点事件,以此见证行业发展的变革与机遇。奇瑞30亿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石家庄近...[详细]
端午节,当多数人的朋友圈粽子飘香的时候,新能源从业人的票圈却被国轩高科与北汽新能源战略签约的内容刷屏,但是对于当天的合约内容,双方保持神秘。(详见《年配套纯电动车20万辆 国轩高科青岛基地4GWh高比能三元电池项目开工》)端午节后第一天,5月31日,国轩高科(002074)午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北汽新能源)于 2017 年 5 月 28 日在青岛签署《2017年度采购协议》,北汽新能...[详细]
“不做到SUV世界第一,不推出轿车产品。”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哈弗百万盛典上的豪言刚说了不久,长城汽车就“打脸”了。5月25日,长城首款纯电动新能源汽车长城C30EV上市,共推出舒适型、豪华型、悦享型3款车型,售价13.98万元-14.98万元。不过这样的改变可谓来得有一些晚。近几年,新能源之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从长安、吉利、广汽到上汽、奇瑞都在快速发展新能源产品,而在中国自主品牌一二线阵营中,唯独长城汽车没有推出自己...[详细]
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滑坡的影响,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根据工信部数据,2017年一季度纯电动客车累计生产了648辆,同比下降90%;销量方面,2017年一季度新能源客车累计销售204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销双降且幅度很大。与市场的惨淡不同,国内客车行业对新能源客车的发展信心却并未发生明显变化。5月24日,2017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正式开幕,记者注意到,各展台上纯电动汽车仍占据了主...[详细]
当房价越来越接近传说中的泡沫顶峰,股市持续不温不火,互联网+的投资热逐渐消退,而国家一直想扶持的制造业升级仍然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值得投资的标的产业越来越少。而在这些值得投资的潜力行业中,新能源汽车、共享经济、大数据应用绝对是热点中的热点。有些创业者靠其中的一个概念就能把故事吹上天,吸引到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而有一类企业,却集这三大热点于一身,这就是纯电动汽车运营企业。照理说这类自带光环的企业应该发展...[详细]
近日奇瑞在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上动作频繁。据悉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在安徽省合肥市的新能源工厂即将投产,该项目总投资达30亿元,设计年产能为10万辆。据悉在2016年7月下旬,奇瑞就与合肥市合巢经开区正式签约入驻,8月份工厂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在今年6月正式投产。建成后将新工厂生产奇瑞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未来将辐射华东及华中的汽车市场。从山东省齐河经济开发区获悉,奇瑞新能源汽车山东齐河生产制造基地也将于今年5月投...[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