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汽车集团市场营销、销售及客户服务高级副总裁 Alain Visser “我个人心里面是满分,不过我只告诉他们是90分,这样他们才有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被问及对沃尔沃中国销售团队今年工作的评价时,沃尔沃汽车集团市场营销、销售及客户服务高级副总裁 Alain Visser的喜悦溢于言表。沃尔沃确实有理由高兴。今年前11月,沃尔沃在华销量同比大增45%,达5.4万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以及销售体系的建设,沃尔沃对...[详细]
随着国内汽车排放政策日益趋紧,车市竞争日趋激烈,滤清器行业也面临新的挑战,近来国内不少老牌滤清器厂相继因经营不善倒闭或面临破产。对此,索菲玛亚太售后事业部总经理瞿钢在接受盖世汽车网采访时表示,国内滤清器行业已经迎来了洗牌的时机,原先靠低价劣质产品取胜的小规模滤清器行业正在逐渐被淘汰,而近年来“出口转内销”的现象使得原先更多出口贸易型的滤清器企业将竞争市场转移至国内,从而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而瞿钢指出,行业的洗牌总体上有利于整个滤清器行业向更成熟的市场转变,对于索菲玛这样的以质取胜的企业而言,带来的机遇更胜于挑战。...[详细]
2013年12月10日,观致汽车上海授权经销商——上海观山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开业,观致汽车正式拉开在一线城市的销售网络布局。在上海经销店开幕活动现场,多为企业相关高层领导共同接受了媒体的访问,详细的讲解了何为“观致模式”。...[详细]
11月26日,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宣布更名为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更名后,原先的萨帕热传输业务将由母公司Orkla集团100%持股,并启用格朗吉斯(Gränges)为新品牌。格朗吉斯的高层在更名仪式上表示,更名后公司将继续传承此前在中国市场打造的高端产品品质,并将进一步集中发展热钎焊业务,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至于公司更名后是否会产生业务变动,未来格朗吉斯在华的业务规划情况如何,格朗吉斯总裁马越寒在更名仪式后接受了的采访。 ...[详细]
尽管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离汽车强国却尚有一段距离。粗放式的汽车工业增长、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等正对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汽车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汽车物流。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汽车物流供应商也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为国内车企提供成熟完善的汽车物流服务,欧洲领先的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捷富凯(GEFCO)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自2004年进军中国以来,捷富凯在中国已经有近10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专业的汽车物流服务商,捷富凯为中国客户提供了怎样的服务,未来又有哪些新的业务规划?日前,采访了捷富凯中国董事总经理安博乔先生(Mr.Andrea Ambrogio)。...[详细]
今天的中国市场正逐渐成为各个国际汽车产品生产公司在全球的支柱市场,在建立起更多工厂的同时,研发团队也在快速成长,并正在成为全球的技术研发中心,新产品在中国首发更是不足为奇。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迅速提升,这个市场充满着各种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把握住机遇,并积极迎接挑战,大陆集团动力总成系统部传感器与执行器业务单元执行副总裁Klaus Hau认为,应该先市场而动,尽早进行市场投入并积累经验,在机会来临时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市场发展机遇,成为市场领导者。近日,就大陆集团在传感器和执行器业务方面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情况,大陆集团动力总成系统部传感器与执行器业务单元执行副总裁Klaus Hau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专访。...[详细]
近年来随着汽车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汽车内饰材料的选用也成为国内消费者关心的话题之一,而成立于1718年的贝内克-卡里科集团在进入中国后,便在提供安全、环保的内饰材料上早早开始进行了布局。2006年,贝内克-卡里科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正式投产(以下简称贝内克-长顺),着手生产Yorn®发泡薄膜和Acella®表皮材料两种新型的内饰表皮环保材料。今年10月28日,TPO表皮材料——高性能的生态环保发泡表皮,也实现了本地化生产,首批产品将应用于宝马3系门饰板上。2012年财年,贝内克-卡里科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人民币3.06亿元,大约占到集团全球总销售额的10%左右。近日就贝内克-卡里科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情况,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良华,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育文(Uwe Wüst)和贝内克-卡里科股份有限公司全球CEO莱斯博士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采访。...[详细]
10月31日,第二届英飞凌汽车电子开发者大会及媒体见面会在上海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举办。开发者大会的主旨是与车厂、本土零部件厂商、独立科研机构分享与推进本土化设计产业化的步伐。会议中包含了技术论坛和系统方案自由洽谈环节。在下午的媒体见面会上,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兼高级总监徐辉女士介绍了英飞凌汽车电子生态圈的全新商务模式,并与媒体探讨了关于汽车电子生态圈的相关功能和技术方面的问题。 ...[详细]
随着车市逐渐进入“稳增长”时期,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优化成本管理成为车企提升竞争力的核心举措之一。汽车物流作为汽车产业运营成本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车企整体营利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我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如何?在车市转型的同时,国内汽车物流又面临怎样的挑战?未来汽车物流又将走向何方?围绕这些问题,盖世汽车网专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秘书长马增荣。...[详细]
TE中国汽车事业部,从最初的几名员工,年销售额200万美元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2500 名员工、2 家制造工厂、350 名工程师、10 个销售办事处、年销售额超过几亿美金的部门,数十年时间的翻倍增长,一路飙红的数字背后是什么样的因素造就了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神话。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发展,TE亚太区也将一跃成为与原有第一大市场——欧洲并驾齐驱的地区,并有望取代欧洲成为TE汽车事业部在全球的第一大市场。用TE人的话来说未来中国市场将成为他们的一大动力引擎,针对中国市场TE又将采取怎样的战略布局,快速增长下,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发展速度。在TE汽车事业部在华第二大生产基地落成典礼的新闻发布会上,TE Connectivity 全球交通解决方案部总裁Steve Merkt,TE Connectivity汽车事业部亚太区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Carl Smiley和TE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沈伟明接受了的采访。...[详细]
1993年伊顿进入中国,鉴证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兴起和快速发展,同时伊顿也以一贯稳健的步伐,在中国市场上步步为营,近日于山东省济宁市举行了伊顿车辆集团济宁工厂扩建项目二期工程的奠基仪式。在不断推进产品国产化的同时,伊顿未来也会将更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VVL(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技术等逐步引入中国,在加快培育市场的过程中,也有更多的产品有望实现本地化生产。伊顿车辆集团亚太区总裁尚尔兵在接受采访时对未来充满信心,并表示亚太区市场中将以中国市场为主导,加快发展,不断夯实竞争基础。...[详细]
伴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费斯托(Festo)开始酝酿新的业务变革,应对潜在的挑战,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除了强化现阶段在自动化业务方面的强劲优势,费斯托还将眼光聚焦到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发展,密切关注全球工业的发展趋势,绿色、创新、低能耗,并努力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为了平衡全球业务的发展实现稳定增长,公司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制定了不同的策略,其中对于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本土化、定制化”成为费斯托在华发展的主旋律。...[详细]
编者按: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不断有新的政策出台,然而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进步是有的,但是和美国、日本以及后起之秀韩国等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张进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自主品牌单个力量很弱,创新研发的模式也很分散, 都是单打独斗,大家完全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开发纯电驱动的平台,再做产业化、产品的差异化开发,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详细]
10月31日,以“新战略、新形象 新征程”为主题的沃尔沃未来渠道发展战略暨全新零售体验标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沃尔沃汽车在华首批全新标准零售体验(Volvo Retail Experience)经销店在北京、上海、福州三地同时开业,拉开了在华渠道升级序幕。在发布会现场,盖世汽车网采访了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柳燕。柳燕以下是采访实录::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能不能分享一下今年沃尔沃市场销售的情况?第二,今天我...[详细]
编者按:作为一个后起之秀,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经验能否给中国汽车工业一些启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照搬是不可能的,但是很多经验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比如均衡化的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竞争环境的营造,扶植零部件产业等。但在徐长明看来最为关键的是产品品质的提升,只有拥有了好的产品、才能最终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实力。而国内自主品牌想要翻身、要形成自己的品牌竞争力,必须要考虑品质的提升...[详细]
编者按:相比起中国市场,韩国国内市场要小很多,这样的不利因素逼着韩国大力发展汽车出口产业,结果是为了在海外市场上更好的生存下去,同时加快拓展市场份额,韩国汽车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技术能力,加强自身产品质量,完善经销渠道,最后不仅赢得了市场,韩国的汽车产业也由积贫积弱最终走向强大和兴盛。韩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中国能否复制,按照现代汽车经营研究所所长柳基千的看法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所处的历史发展时期跟...[详细]
编者按:“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不安全了!”在这次的以“中韩汽车产业的现在和未来”为主题的第一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力刘志佳在一开始接受采访时,就抛出了这样一个回答。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自主品牌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刘志佳看来在2015年将出现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市场完成优胜劣汰,或许就在明年自主品牌目前30%的市场份额就有被可能打破。近几年来合资品牌纷纷实现品牌下探...[详细]
近日,PPG工业公司在上海举办了以“创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PPG亚太区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论坛,PPG亚太区的主要领导均出席了此次活动。PPG高层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民众对于化学工业的还存在比较普遍的认知偏见,事实上,化学工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PPG作为国际领先的工业公司正在致力于通过深入社区、与民众加强沟通、交流等方式树立起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同时也帮助民众更好地了解化工产业。论坛结束后,PPG东南亚汽车涂料业务总经理Scott Follett接受了的采访,与分享了PPG在东南亚地区的汽车涂料的发展现状以及PPG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详细]
10月28日,湖南科力远镍氢汽车动力电池长沙工厂正式投产。该工厂的投产意味着中国正式拥有了独立掌握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制造工厂。同日,科力远与长安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长安汽车未来混合动力汽车都将采用科力远的动力电池。科力远总经理罗韬接受了盖世汽车网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科力远总经理罗韬先生问:最近不少汽车企业对混合动力汽车重燃热情,您认为这是否是因为受到2020年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制政策的影...[详细]
日前,德尔福宣布将其不久前在北美推出的即插即用车联网解决方案—Delphi Connect引入中国。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车联网•智驾业务全球副总裁Kathy Winter和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亚太区工程总监、车联网•智驾业务亚太区总经理刘伟坚以及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车联网•智驾业务中国团队的核心成员均参与了Delphi Connect的发布会,向在场的媒体系统介绍了Delphi Connect的核心功能与运营模式。刘伟坚指出,该产品的最大意义在于填补了国内汽车后装市场的空白,解决了车联网跨平台、跨车系连接到车辆的“最后一厘米”行业难题。...[详细]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